呵呵,是不一樣的
民間故事有些是的的確確發生過的
民間傳說只是人民一時所虛構出來的喲
差不多,好像就是稱呼不一樣
當然一樣,
都是人們想像出來的虛構的事情而已,
不一樣
民間傳說與民間故事是同屬于民間文學的兩種不同的體裁。但是,在歷來的民間文學的編輯過程中,卻有很多編輯者對這兩種體裁區別不清,甚至混為一談。那么,兩種到底具有什么樣的關系呢?在《劉墉民間資料卷》的編著過程中我們又遇到了這一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閱讀了大量的理論著作和具體作品,最后的結論是:民間傳說與民間故事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他們的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從含義看不同
民間傳說是一種民間口頭敘事文學,“指民間長期留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跡的記述和評價?!彼怯膳c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古跡、自然風物、社會習俗等有關的故事組成。在民間傳說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有名有姓,其中有的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事件發生有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有的還涉及國家民族的重大事件;而人物活動或事件發展的結果也常與某些歷史地理現象及社會風習相附會,因而民間傳說除了具有一般文學作品的廣義的歷史性外,還有和歷史更為密切的聯系,人們通過民間傳說,述說歷史發展中的現象 、事件和人物,表達人民的觀點和愿望,從這個意義上講,民間傳說往往給人以“它是真實歷史”的錯覺。但,民間傳說與嚴格意義的歷史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傳說既不是真實人物的傳記,也不是歷史事件的記錄,雖然在一部分作品中也可能包含有真實歷史的成分,但歸根到底,它還是人民群眾的藝術創作。許多傳說把廣泛的社會內容通過藝術概括而依托在某一歷史人物、事件或者某一自然物、人造物之上,達到歷史的因素和歷史的表述方式與文學創作的有機溶合 ,使它成為藝術化的歷史,或者是歷史化的藝術。
而民間故事是民間敘事散文作品的一種,也稱“古話”、“說古”、“學古”、“瞎話”等等。作為文學體裁的一種,民間故事更加側重于對事件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與聯慣性,因此,它也非常適合于口頭講述。,民間故事的 內容取材于現實生活而加以虛構,有的則是創造者幻想出來的,其主人公或有名有姓,或者無名無姓,甚至還可以是被擬人化了的動植物,不一而足。這些人物和事件充分展示了創作者的理想和愿望,正像列寧所說的,它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心理和期待”。我們不僅從中可以看到前階級社會人們的生活、習俗心理、信仰的遺留,而且還可以從后來的作品里看到當時作者所處時代人民的生活和理想。生動的民間故事的主要人物,往往能給讀者留下強烈的印象。
前著是真是的多!后者是幻想的多!
http://www.ecnunet.com文章,轉載請聯系網管!